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张小龙没有告诉你的3件事

来自公众号:微问数据分析

张小龙说了很多个“不能”与“没有”,包括没有统一入口、没有推荐和排行榜,不能关注、不能主动推送信息、不能分享朋友圈、不能做游戏、不能被无限制地搜到。

就在大家吐槽小程序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微信公开课讲师黄天晴在下午的公开课中介绍了微信小程序的几大能力,包括线下扫码、对话分享、消息通知、小程序切换、历史列表、公众号关联及搜索查找。

可以看出,小程序的“能”与“不能”,基本是符合无需下载、触手可及、用完即走这几个特点的,而这也符合微信做工具的价值观,即帮助用户缩短完成任务的时间。

小程序+公众号,可以怎么玩?

由于小程序有很多“不能”,不少公众号运营者认为小程序跟他们没多大关系,但在公众号与小程序可以互相跳转(即用户可以在公众号里面看到这个企业还做了哪些小程序,也可以在小程序里面看到这个企业做了哪些公众号),给公众号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1、小程序与公众号连接,触达更多用户

按照张小龙的说法,小程序和公众号之间可以“互跳”,也就是说公众号的用户就是小程序的用户(当然是在公司主体相同的情况下)。

文化号可以利用小程序在公众号的用户基础上,去建一些付费的读书群、二手书交易社区等;电影号可以边输出内容,边和电影院合作买卖电影票,或者为用户提供最新影片信息的查询和交流服务等。

这样做的优势是,在原本的用户基础上裂变出更多的公众号变现方式,同时用小程序触达更多线下的用户,扩大小程序的获取流量范围。换句话说,就是将新的流量,新的用户(通过小程序可以查看关联公众号)导入到微信里面来,而不是仅仅将微信现有的流量卖出去。

2、微信电商有了新的渠道和机会

小程序可以分享任一页面,生成带参数的二维码,也就是说开发者可以将一个电商类的小程序中某一页的商品详情生成带参数的二维码。这个二维码如果可以放置公众号的文章中或者是通过菜单栏跳转,代替淘口令或者微店等其他第三方电商平台,用户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跳转到小程序进行购买,不仅购买流程可以得到简化,商品的转化率也可以比较直观地呈现。

同时,这个带参数的二维码可以被放到线下的任一场景中,为微信电商增加了新的渠道。

3、企业可以摆脱服务号的限制,O2O有了更多玩法

昨天的公开课上,张小龙提到了不少小程序和线下场景结合的例子。比如,到一个餐馆,只要扫一下,就可以进入餐馆的小程序,进行排队,点菜等操作;到一个汽车站,只要贴个二维码扫一下就可以进入购票页面进行购票。

说白了,张小龙希望小程序做出来是给用户来体验服务的,而服务号显然是要对用户进行捆绑后才能体验服务的尴尬存在,做O2O有很大限制。而小程序出来后,O2O就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比如说公开课上展出的“微信未来酒店”,通过关注服务号「云前台」后,可以在上面预定任意一家酒店,然后完成预登记的过程,到酒店后只需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完成人脸识别就可以登记入住。这种一站式的智慧酒店O2O平台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但前提还是要关注公众号进行操作。

按照张小龙的开发理念,如果将上面的服务号改良成同款小程序,用完即走,不用强制关注,用户体验或许会更好。

小程序是作为公众号的一种来推出,和公众号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订阅号是微信对内容的流量分发,小程序则是通过各种场景化的使用进行分发,未来对于新的营销传播需求、新的广告形式等都是一种挑战。

公众号价值的飞升

小程序的开放对于现有公众号运营者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演讲中,张小龙提到一点:同一公司(严格来说应该是统一认证主体)下的小程序是可以相互跳转的。这意味着什么?现有微信大号已经违规抢跑了!

小程序无法分享到朋友圈,其推广极大依赖线下场景和非微信环境内的线上场景。要想让游客成为你的小程序用户,需要走完“曝光——教育——使用”三步,而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其推广成本和转化率都不容乐观。

但大的公号导流则不同,粉丝本来就知道你、认可你,所以教育成本为0,而曝光成本只是自身流量的使用问题,所以只要小程序做得不差,导流转化效果可以想象。

小程序对于现有大号更重要的利好在于,小程序提供的丰富的服务能力,将大大释放大号积累粉丝的消费潜力,原来在公众号主要完成的是阅读,而现在可以通过公众号导流到小程序环境下,完成更丰富的交互、交易等服务。

比如,对于读书类的公众号而言,可以通过小程序嫁接书城、读书会、讲座、付费社群等等,实现粉丝阅读相关需求的一站式满足。

为用户提供的服务越多,无疑商业上的想象空间也就更大。所以说,现有公众号大号的入口价值又提高了,其估值在资本市场上相应地也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