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传统的营销渠道,小程序存在哪些优势呢?

一、 流量红利。零售商自建电商渠道的成本非常之高,无论是在流量的获取或者用户习惯的培养上。微信的体量已经基本覆盖整个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占据着最多的国民总时间,且小程序的开发成本低,玩家也远未饱和。拥抱微信的流量源是曲线救国之策,却也可殊途同归;

二、 场景丰富。购物行为产生的根本在于用户需求,信息流广告通过内容刺激需求,互动式效果广告则通过权益。而微信生态内有基于公众号的内容场景、基于游戏的娱乐场景、基于线上线下的支付场景、还有只此一家的社交场景,可以很好地获取或者刺激用户需求;

三、 优质体验。常规的营销渠道,往往需求通过跳转、或者下载、打开App来引导用户至最终的购买页面,在这些环节容易造成极大的流失。与此相反的是,小程序免下载、免安装、免注册,打开即可使用,在流畅性、稳定性、速度上远胜前者,最终可实现极高的转化;

四、 渠道下沉。微信本身已经覆盖了巨大的增量市场,小程序天然能触达长尾人群,且随着小游戏的病毒式传播、拼多多的风靡,用户使用习惯培养完成,小程序的推广阻力比起下载一个App实在是小太多;

五、 连接线上线下。线上营销,线下购买,还可利用实物促销反哺线上社交传播式营销活动。以蒙牛为例,围绕本届世界杯,蒙牛开展了一系列主题营销活动,其中在线下推出了“玩转FIFA世界杯 扫码红包100%”的活动,消费者在线下购买相关产品,通过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得微信现金红包及蒙牛牛卡;与此同时,蒙牛在线上同期开展“全民集卡赢门票”,借由社交场景(分享或交换牛卡等)扩大传播声量。活动上线当月,蒙牛小程序DAU即突破100万,触达了全体网民;

六、 碎片化。大形势下,App们由争夺流量转为争夺用户注意力。微信占据了最多的国民总时间,小程序可以以此为基础,充分延伸并占据用户的碎片化时间。

小程序有许多优势,也有其缺陷,许多爆款小程序风靡一时后便静静躺在小程序栏内,无人问津。

黏性与留存确实是小程序的难题,但此题并非不可解。所谓让用户“用完即走,走完还会回来”,留住用户的关键不在留,而在“用”。如何让用户多用,那就要靠场景触发了。而在线上,微信最有价值的场景莫过于社交场景。

更形象地来说,小程序是条链子,是润滑油,串起了场景与场景,更好地帮且户实现所见所想即所得。诚如某手机的广告语,科技应该只在需要时才被感知。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小程序——在适当的场景下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更多地在于提升效率、改进用户体验。

因此,小程序的缺陷可与微信的流量属性完美互补。小程序的流量依赖微信生态的关系链,天生带社交属性,这意味着利用好社交心理,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实现裂变传播:用户在社交场景下更容易进行更多的分享,通过社群、社交的场景盘活流量达到裂变的效果,传统的电商玩法如拼团、集奖、砍价等玩法在社交的助力下将如虎添翼。阿拉丁小程序统计平台显示,整个上半年在小程序网路购物用户场景分布中,分享入口可带来超过三成的访问用户。美中不足的是,微信的“诱导分享”规范,将会是这一波社交流量背后的定时炸弹。

基于社交裂变的小程序玩法是有毒的圣杯,也是起舞的钢索。但无论如何,小程序这把钥匙,打开的是全新的微信互联网大门。一往无前虎山行,拨开云雾见光明。对于这一波红利,蹭到就是赚到。